会议通知及征稿启事|第六届“路学”工作坊


道路,作为人类与生存环境互动的直接载体,既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更是构筑人类生活景观的核心元素,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等诸多领域均产生着深远且复杂的影响。自民族国家时代开启以来,道路建设始终是各国发展政策中的优先议题。近年来,中国在道路政策制定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积极实践,不仅实现了道路里程的跨越式增长,更推动了社会结构、文化形态与空间格局的深刻变革,为 “路学”(Roadology)研究提供了大量兼具挑战性与探索价值的鲜活课题。

相较于道路对人类社会的多元影响,当前“路学”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仍有较大拓展空间。为突破单一学科局限,推动跨学科融合视角下的道路研究,进一步完善“路学”理论及方法,第六届“路学”工作坊拟于2025年11月在珠海举办。本次工作坊将汇聚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以及旅游休闲、公共政策和历史文化研究等多领域学者,围绕与道路相关的理论概念、研究方法与具体个案展开深度交流,旨在为“路学” 研究注入新活力、开拓新维度。


一、工作坊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北师香港浸会大学高等研究院

举办时间:2025年11月13日-11月16日(11月13 日为报到日,11月14日-15日开展论文研讨与自愿参与的参观调研活动,11月16日为离会日)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珠海・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工作语言:中文、英文

费用说明:本次工作坊不收取会议费,主办方将为正式参会成员提供会议期间的住宿及餐饮;参会者往返珠海的交通费需自行承担,在读学生可申请旅费补助(具体补助细则将随参会邀请一并告知)。


二、工作坊拟设议题

本次工作坊欢迎学者围绕以下议题(但不限于)提交研究成果,尤其鼓励结合实证调查与理论创新的深度研究:

1.道路与现代性演进、流动性变革、时空压缩及全球化进程的内在关联

2.道路在民族国家建构、权力渗透、通达性提升与联通性强化中的作用

3.道路对地域特征、城乡空间关系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塑造与影响机制

4.农村道路建设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互动逻辑与实践路径

5.边境道路、跨境道路及海外道路建设的个案研究与理论提炼

6.古道、民族走廊与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关联性研究

7.铁路、水道、机场等 “广义道路” 形态的多维度考察  

8.道路与人口流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及实证分析  

9.道路研究的跨学科方法论探索

10.民族志方法在道路研究中的实践应用、独特价值与学术贡献

11.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机制

12.文学、影视作品中的道路意象及其承载的文化意义与社会隐喻

13.道路建设中的技术政治与 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14.现代交通道路作为文化新场景、生活新体验的个案研究(如公路旅行、道路文化IP等)


三、工作坊征文要求

1.稿件要求:

参会者需提交原创性研究论文,且该论文未以任何形式(包括期刊、会议集、网络平台等)公开发表过。

2.提交流程:

第一步:请于2025年9月30日前,将论文摘要(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需清晰阐述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核心观点与创新点)、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及作者单位,统一发送至工作坊专用邮箱:roadology2025@uic.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第六届路学工作坊 + 作者姓名 + 论文标题”)。

第二步:会议组委会将对提交的摘要进行评审,评审通过者将收到参会邀请;请受邀者于2025年10月30日前提交完整论文(仅接受Word或PDF格式,不接受PPT形式),提交后即成为工作坊正式成员。


四、会议联系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邮箱:roadology2025@uic.edu.cn(如需咨询会议细节,可随时发送邮件,工作人员将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会同北路2044号高等研究院 | 电话: +86 0756 3677713 联系我们

©2024-2025 Beijing Normal-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BNBU).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07509519号粤公网安备4404910249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