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杭州城市学院副教授富瑜(Dr. Amy Yu Fu)带来讲座——万物一体与在万物中寻找上帝:宋明儒学与伊纳爵修行传统的对话。本次讲座中,我们将从宋明儒学与伊纳爵修行的角度,探讨人类伦理修养与精神自我转化的共通性及其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讲座信息如下:
(敬请留意,讲座时间变更为15:00-16:00 2024年12月6日,日期与地点不变,望周知。)
主题:万物一体与在万物中寻找上帝:宋明儒学与伊纳爵修行传统的对话
主讲人:富瑜博士
时间:2024年12月6日,15:00-16:00
地点:华信书院(CC 126)
语言:英文
报名时间:11月29日 12:00 – 12月6日 14:00
嘉宾简介:
富瑜(Amy Yu Fu)是杭州城市学院英语系副教授,浙江大学比较宗教学博士。她曾分别在2014-2016年、2023-2024年担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与研究员,并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和莫纳什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她是《跨宗教研究与跨文化神学》(Equinox出版)和《阅读宗教》(美国宗教学会)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也是美国宗教学会(AAR)和澳大利亚宗教学会(AASR)的会员。富瑜教授曾翻译多本宗教学书籍(中译英),并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过数十篇文章。她的研究兴趣包括比较宗教研究,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特别是17世纪耶稣会在亚洲的传教活动。
普遍认为,早期耶稣会士从亚里士多德的角度误解了儒家思想中的关键术语“太极”和“理”,这导致了他们在与儒家传统初次接触时的对话失败。这项比较研究通过并排阅读两部关于自我修养的代表性文本——《近思录》(12世纪)和《神操》(16世纪),重新开启了这两种精神传统之间的对话,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比较结果显示,“万物一体”的概念相当于一种宗教性要求,旨在引导人类进行伦理行为,而伊纳爵的格言“在万物中寻找上帝”则激发了精神上的自我转化,以建立与上帝和世界的亲密关系。儒家的修养重点在于去除欲望,力求保持“平衡”和“中心性”,而伊纳爵的修行则强调对“辨别”和“无关心”的承诺。儒家通过程序化的方式处理人类和世俗事务,旨在建立有序的社会;相反,伊纳爵的自我修养则指向有序的个人生活,旨在服务、爱人,并更加接近上帝的至高荣耀。
如遇问题请联系 (contact us):
-Ash 陈鹭 lschenlu@uic.edu.cn
怀特海研究中心
高等研究院